2024-04-21 16:36:09 | 高三网
介绍一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学校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1835年,美国的伯驾医生在广州设立医局,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博济医院,并于1866年设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科教育机构;1888年,由美国人开设的格致书院在广州开学,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博济医学堂和格致书院,开启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分别是教育部和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风格,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结构,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恽岑仲勉、姜立夫、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钟敬文、朱谦之、丁颖、蒲蛰龙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李绍珍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共有56位一级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
学校共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人类学系、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中心、国际交流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亚太研究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系、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球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30个学院和6个直属系。另设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等5所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附属专科医院。
学校现有98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6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截至2008年11月,在校各类学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305人、硕士研究生978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817人,本科生32020人,来自港澳台的在校学生1000多人,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在校留学生1428人、进修生2300多人。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现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180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251个学科专业,还有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11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
学校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拥有“光电材料与技术”、“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华南肿瘤学”、“眼科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基因工程”、“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数字家庭”、“眼科学”、“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热带病防治研究”、“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5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拥有眼科学实验室、肾脏病临床研究实验室、辅助循环实验室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全校共有教职工1266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5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000多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000多人。教师队伍中杰出人才辈出,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5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2人,19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8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8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5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8人。
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藏书529.63万册(件),新书刊资料年增长量达8万余件。学校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接入计算机达5万余台,规模居中国高校校园网前列。
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
学校以“善待学生”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
学校秉承孙中山先生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开展本科教育。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倡脚踏实地的学术精神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逐步探索形成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观念和“厚基储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进分类培养,建立多元化培养体系,以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并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博士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以行业为背景,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开展以传承大学文化为主体的多层次素质教育,构建了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团学组织“一体两翼”的运作优势,积极构建高品位、前瞻性、开放式、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新格局。
学校启动国际交换生培养计划,促进学生境外交流,全面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国际化教学平台,迄今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院校建立了校级友好协议合作关系。2005年至2008年,派出交流学生累计超过500名。
学校设立了“中山大学学生创意基金”和“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早期介入科研。2004年至2008年,在校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包括“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国际决赛的银牌和铜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6人,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6人。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我校一直是中国六所传统强校之一,共9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勇夺冠军;200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中,我校代表队夺得冠军;2007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因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中发现不少小行星而获得由国际行星协会公布的苏梅克近地天体奖。
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
“十五”以来至2008年,学校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4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共139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项;在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教育部重大、重点项目及招标课题87项,2005年至2008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53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重点及一般项目91项。"十五"期间全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6项,其中,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研究分别获中华医学科学奖一、二、三等奖;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7项(包括2项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5项。2007年,我校3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获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项。2008年,我校获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0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项。
学校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坚持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进步,不断加强从“关键技术”到“产品”的转化,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良性运作”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十五”以来到2008年,学校与广州、佛山、惠州、肇庆和湛江市等8个市县建立了校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共建研究院7个,其它各类研究机构30个,签定技术合同2060项;主持或参与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战略联盟8个,参与了5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8个产学研结合研发基地和5个产学研结合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承担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91项。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2006-2008年,我校文科横向课题合计立项1012项。其中:中央部门委托39项;省市部门委托299项;企事业委托160项;政府部门委托457项; 国际合作28项;港澳台合作23项;外资项目6项。教育部重点基地——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对香港的经济、政治、社会、泛珠三角、粤港澳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参与制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纲要》,参与了商务部实施CEPA的咨询工作。法学院刘恒教授与广州市法制办公室合作完成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转化为国内第一部规范政务公开的地方性法规,于2003年正式生效,产生了较大影响,并获得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校拥有8间附属医院,7个分院,4个校区门诊部,8个社区服务中心,5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和22间教学医院,构成一个庞大、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学校创立“大学医院团队”新模式,大力开展医疗资源共享,探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法和途径。专门启动了旨在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的“5010计划”,提高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各附属医院把做好医疗卫生服务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国家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学校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开放办学与国际合作
中山大学地处我国对外开放门户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学校开放和务实的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地缘文化背景。
自创校之初,学校即秉承开放的办学宗旨,广纳人才。筹办国立广东大学的35名筹备委员中有31位是留学归来、通晓国际先进教育的专家。中山先生要求大学以“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实行开放性办学,办学伊始便在法国里昂市建立大学海外部。中山大学医科教育的源头博济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创造了许多中国医学教育的第一。
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传承弘扬“开放务实”的大学文化传统,开放与改革并举,提出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谋划学校事业新的发展。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影响力,努力促使国际和港澳台合作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推进器”、增长点和创新点。
学校实施国际合作战略伙伴计划,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占领学科制高点,积极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研究和科研攻关。实施国际合作区域项目拓展中心项目,根据我校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建立亚洲区、欧洲区、美大(美洲-大洋洲)区和港澳台地区等四个项目拓展中心。实施学术骨干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管理干部国际化短期培训项目,努力建设一支在学术前沿有影响的“大师+创新团队”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意识、能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国际眼光的管理干部。
中山大学,这所由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国名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正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姿态,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扩大交流,深化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学校将坚定信念,树立信心,脚踏实地,不懈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
历史沿革
原中山医科大学
岭南大学医学院
中山大学牌坊1835年11月,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伯驾( Peter Parker )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眼科医局,并于1859年改称“博济( Pok Tsai )医局”。
1866年,博济医局搬迁并正式命名为“博济医院”。
1879年,博济医学堂改名为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1886 年孙中山以“逸仙”之名进南华学堂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
1904年改称南华医学校,1930年改称岭南大学医学院,1936年又称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并合并了私立夏葛医学院。
广东光华医学院
中山大学主校区地点-广州(51张)
1908年春,广东光华医学堂成立,由郑豪等人创立。该校分别于1912年、1928年、1929年、1952年更名为私立广东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广东光华医科大学、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和公立广东光华医学院。
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
1909年春,广东公医学堂成立。1915年易名为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1924年改称广东公立医科大学。
1925年并入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31年改称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
中山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10张)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与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组立华南医学院。
1954年,公立广东光华医学院与华南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华南医学院,是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1956年,华南医学院改名为广州医学院。
1957年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61年被定为卫生部属全国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中山大学东校区(54张)
1981年,成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
1985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中山医学院改称中山医科大学。
1993年开始,教育部、卫生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山医科大学。
2000年,经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报国务院同意,中山医科大学由卫生部主管调整为广东省主管[2]。
岭南大学(岭大)是香港的博雅大学,在本地高等院校中历史最悠久。岭大的历史可追溯至 1888年其前身「格致书院」在广州创校开始,其后於1967年以岭南书院之名在香港复校。2015年,岭大被《福布斯》评为「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学院」之一。,岭大提供的本科生课程、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哲学硕士 /博士学位课程和涵盖人文学、商学和社会科学的范畴,全面的课程内容包括通识及跨学科科目,以巩固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基础。我们培育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及创新的思维,并能独立思考,关怀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使他们毕业后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目标。,岭大通过以下模式实践博雅教育:基础宽广的课程设计、全面的校园住宿、紧密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采的交流和课外学习活动。,岭大学生可透过参加国际实习计划,在实际环境工作以及接触不同的文化,获取宝贵经验。这些计划包括「东盟实习计划」、「环球实习计划」及「美国迪士尼世界暑期交流及工作计划」及「大中华暑期实习计划」等。此外,约八成半岭大学生有机会前赴大学遍布约 43个国家的210多所海外伙伴院校,当一个学期的交换生或参加暑期课程。岭大亦秉承校训「作育英才,服务社会」,为学生提供服务研习及其他服务社会的机会,让他们与社区保持连系,并帮助有需要的人。,岭大鼓励师生透过研究及知识转移贡献社会。我们拥有很多来自人文学、商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和具备丰富经验的研究学者,他们将学术工作与应用及政策性研究结合,研究范围广泛,包括金融、财政和货币政策、文化政策、创意产业、健康和老龄化、人口、体制和管理等。,为扩阔学生及学者的国际体验,岭大致力推动校园国际化,并一直积极与世界各地院校建立策略性协作关系。岭大 180多位教员中,占半数具备国际的学术训练及研究工作经验;而每年在岭大就读的海外交换生超过300人。我们又与亚洲以至世界各地的大学学者合作进行研究。此外,岭大已於2012年4月加盟成为世界博雅学府联盟的成员。
香港岭南大学不是大陆高校,所以既不是一本院校,也不是二本院校。香港岭南大学相当于国内一本院校。 高三网
香港岭南大学一般指岭南大学(香港的博雅大学),简称“岭大”,诞生于1888年的广州 ,是中国香港八大公立大学之一。
材料补充:
香港岭南大学简介:
香港岭南大学是世界博雅院校联盟成员、亚洲博雅大学联盟创始成员、京港大学联盟及粤港澳大学联盟成员、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岭大奉行博雅教育理念,在中国香港高教界独树一帜,2015年获《福布斯》评为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大学之一。
岭大专注于人文社会学科,是以本科教育为重点的教学型大学。其刻意缩小规模以实行高互动性的小班教学及打造紧密的师生关系。课程以基础宽广、跨学科研习为特色,旨在教导学生成为一位“学识广博,生活高雅的自由人”。岭大亦是香港唯一一所为所有本科生提供四年全宿的高等院校。
以上就是高三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内认可香港岭南大学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香港岭南大学是几本香港的大学没一本还是二本之说。香港岭南大学相当于国内一本院校。岭南大学诞生于1888年的广州,现为香港八大公立大学之一,世界博雅院校联盟成员、亚洲博雅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岭南大学介绍岭南大学(岭大)是香港的博雅大学,在本地高等院校中历史最悠久。岭大的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其前身格致书院在广州创校开始,其后於1967年以岭南书院之名在香港复校。2015年,岭大被《福布斯》评为亚洲
香港岭南大学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几位? 香港岭南大学在2022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居世界第581-590、香港地区第7。在2023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601-650名。 香港岭南大学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在581位,其最有优势的是哲学和中文类专业。QS世界大学排名是由教育组织QuacquarelliSymonds(Q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包括主要的
香港亚洲商学院的学员收获 1、学习系统的MBA管理知识、接受前沿的管理理念、了解最新的外部环境; 2、与知名企业管理者和几百位管理精英同学分享成果、共享各类资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3、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与同学和专家教授探讨管理难题,在总结探讨中提升实战管理技能; 4、一次报名,永久学习。长期身处这个学习和交流的高端平台,拓宽职业领域、获取广阔成长空间; 5、学员所在单位跟亚商
姓安男孩的名字大全2025年出生寓意男孩雅厚信直的名字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艺,赐子一艺,不如赐子一个好名。一个好听的名字对孩子有着好的影响力,从而激励孩子往更好的成长。如此,父母都会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那么,姓安的男孩名字怎么起名呢? 男孩取名思路 注意平仄读音 要结合当下人们对于汉字拼音的标准,注意平仄声的字。姓若是平声,名字可以考虑仄声,这样比较有起伏,有抑扬顿挫
祥明大学国内承认吗 祥明大学国内承认。 祥明大学国内认可,该大学在中国教育部认可名单之列,大学所颁发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等证书都是受到中国教育部的认可的。祥明大学是所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科学、体育科学相结合的韩国著名综合性大学,是一所专业设置很有特色的大学。 祥明大学是有着80余年教育传统的名门大学,包含影像、音乐、舞蹈、艺术设计等在内的艺术科系在韩极富知名度。建校已设立14
想去香港或者澳门读授课式研究生,香港岭南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一定要选的话哪个更好呢? 澳门大学很不错啊。。也算是国内一本大学的水平了。岭南大学在香港应该算是比较靠后的了吧。你想读旅游的话澳门大学首选啊,澳门就是旅游博彩业最出名的啊!肯定澳大比岭南大学好啊。城大就不要考虑了。。一栋写字楼上面的两层就算是一个校区了。。。 中山大学哪个校区最好 1、南校区(校本部)是最古老的校区。 2、四个校
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学费交费方式 劳伦森学费 1、申请费50加元 2、密集课程一期学费3,300加元 3、学生活动费317.74加元 4、每月寄宿费用(含餐饮)650加元,学校宿舍每月约为330加元 5、寄宿家庭申请费100加元 6、录取后需缴纳500加币学费定金 加拿大大学排名 加拿大综合类大学前十名 1.西蒙菲莎大学SimonFraserUniversity 2.
江南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大学?厉害吗?附全国认可度 每年报考时,高三同学都喜欢追着老师问“江南大学属于什么档次的大学?江南大学厉害吗?江南大学在全国认可度高吗”,本文圆梦志愿将为大家展示江南大学的求学价值,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好大学。 江南大学属于什么档次的大学? 一、从江南大学受教育部认可度来看: 江南大学是一所211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央部属高校、
2023-06-06 14:27:45
2024-12-28 12:28:32
2023-09-04 13:09:40
2024-03-30 00:58:41
2024-01-09 04:21:01
2023-08-25 23:30:11